ESG究竟是什么?
ESG,是充分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因素的企业发展理念和可持续投资实践。这一概念自200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ESG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体系,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框架和内在要求。

1.ESG的概念与核心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ESG体系作为评估企业在非财务绩效上的表现的标准,涵盖环境、社会和治理3个方面。其中:
环境(E):主要涉及气候变化、资源使用、废物管理以及如何抓住环境带来的机遇;
社会(S):反映的是企业如何与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区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和影响;
公司治理(G):包括公司的管理结构、合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关键治理因素。

ESG体系是衡量企业和组织可持续发展绩效的评价体系,可作为企业长期价值的评判依据之一。由于其通用、量化、全面、系统等特征,成为国际上被不同行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评价方法,也是投资机构考察投资标的重要策略。ESG体系的核心包括ESG披露、ESG评级和ESG投资3个方面,是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也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oESG披露是指企业将其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和影响进行公开报告的行为。ESG披露通常遵循一定的标准或指引,如全球报告倡议(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和国际综合报告理事会(IIRC)等。
oESG评级是专业机构或分析师根据企业在ESG方面的公开信息和表现,对其进行评分或评级的过程。ESG 评级关注点在于企业的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等,主要对企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估。受企业所在的各行业性质、地域差异影响,企业面临的ESG问题各有不同。
oESG投资是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策略。这种策略的目的是找到那些既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又能够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投资标的。ESG投资的目标是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回报,同时降低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的风险。
2.ESG的源起与发展
ESG一词最早出现在2004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邀请全球50家大型金融机构的首席执行官参加会议,并倡议金融机构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中。同年12月,联合国发布了《在乎者赢》报告,首次提出了ESG概念,通过案例说明了整合ESG要素的企业会有更加出色的财务表现。
2006年,在联合国环境署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的联合支持下,联合国社会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诞生,随之ESG投资理念被正式提出。根据UNPRI最近的季度更新报告,全球有5315家机构签署了UN PRI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资产规模接近128.4万亿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ESG投资理念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从16世纪起,出现由价值观驱动的伦理投资形式,到20世纪60年代,逐渐演变成为以结合社会责任、伦理、环境行为等价值观导向的投资策略。到了90年代,进入了结合价值驱动、风险和收益为导向的现代社会责任投资阶段。21世纪进入ESG投资阶段,ESG投资概念形成,公司治理被纳入评判标准。
3.ESG与可持续发展的异同
ESG与可持续发展在概念、范围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差异。概念上,ESG是一套评价体系,专注于衡量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上的表现和影响,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更宏观的概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平衡发展。范围上,ESG主要关注企业层面的实践和绩效,而可持续发展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应用场景上,ESG通常用于投资决策,而可持续发展应用于政策制定、城市规划、教育、健康、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参与者上,ESG主要参与者包括企业、投资者、评级机构和监管机构,而可持续发展参与者更广泛,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企业、社区和个人。
尽管存在差异,ESG与可持续发展都是全球共识的一部分,得到了国际组织、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二者都旨在促进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健康和繁荣:ESG通过改善企业实践来支持这一目标,而可持续发展则通过全球和地区的战略和政策来实现。ESG可以被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方法和路径。
4.ESG理念的中国化
ESG理念与国家“双碳”目标高度契合,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回顾ESG在中国市场的成长历程,从2018年A股正式被纳入全球知名指数公司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来,ESG进入中国市场和投资者的视野。在“双碳”目标驱动下,ESG实践在2021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国内尚未建成较为完善的ESG信息披露体系,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披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信度。在调查中,不少企业表示,国际主流评级体系的ESG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导致对中国企业的评价不够客观,投资机构难以依据评估结果对ESG风险和价值做出全面分析判断。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国内ESG信披标准,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已成为业内共识。
ESG不仅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软实力”,更是推动企业践行长期主义的“硬准则”。探索适合中国企业自身的ESG治理体系,让ESG融入企业发展的脉络,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向绿而行”,中国企业正在开启“长青”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ESG已成为企业、投资者、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实施ESG策略,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和长期价值,还能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未来,随着ESG评估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全球实践的深入,ESG有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向更加绿色、公平、透明方向发展的关键力量。
文章评论